一般放置于室內空間中的雕塑我們稱之為架上雕塑,而放置于室外的公共空間中讓人們欣賞的叫做室外雕塑。其中大型雕塑屬于室外雕塑的一個重要的門類,但并不是說將架上雕塑按比例放大就可以成為大型的室外雕塑,就像一棟小型的房屋式樣的建筑按比例放大,絕不可能建成一座氣勢恢宏的大廈。兩者的主題,構圖形式及表達方式上都各有特點。室內的架上雕塑更重視細節的處理,強調生動性,突出趣味性,一般更加生活化一些。而大型的室外雕塑講究建筑感、威嚴感和概括性,強調深厚穩重的整體感,大的影像,大的組織關系,大面的處理等等。

不銹鋼校園綻放的花朵雕塑
由于大型的室外雕塑處于公共空間中,留存很多年讓人們反復欣賞,因此大型室外雕塑要求一眼就能看到,鮮明深刻,它常常反映一個時代一個地域的歷史文化、人文風情,需要言簡意賅、立意深刻、深入人心。室外大型的雕塑講究影像,影像指的就是雕塑的輪廓,雕塑的輪廓與山川、建筑、景觀的輪廓對比、呼應、融合。大型雕塑力求讓人們在很遠的地方就能感覺到它的威力,今天很多雕塑放在大橋的旁邊,放在隧道的進出口,只有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才能觀看到,在這種情況下,要讓人們留下鮮明的印象,一切的細節都變得毫無意義,而能起到作用的就是鮮明生動的影像。即使是人物眾多的大型群雕,同樣需要鮮明有力的影像,影像的瑣碎和模糊都會使大型雕塑歸于失敗。室外大型雕塑也講究體量感。體量感 就是一種由內而外不斷擴張的力。要獲得這種張力并不是一味地往外堆積形體就可以實現的,我們需要創造出一種外部對內部的壓力。外部形成的壓力越大,內部往外的張力也就會越強,這樣的雕塑的體量感就會產生,一股由內而外占有空間的張力。
